用好信息化这个提质增效利器
来源:kaiyunty 发布时间:2024-02-15 23:38:01企业要不要推进信息化建设?《江苏工人报》10月10日在第6版以《江苏油田陈堡采油班站:“信息化”减少用工总量》为题的专题报道,给我们作出了明确回答:信息化是提质增效利器,必须快速推进建设。
认识要到位。陈堡采油班站信息化提升建设工程正式投运之后,辖区站库初步形成“无人值守、集中监控、定期巡检、应急联动”的智能化生产方式,班站用工总量同比减少39%;通过“数据+平台+应用”新模式,让数字说话,听数字指挥,打造了生产端到监控端分析、处置一体格局,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。企业一定看到信息化对于提质增效的推动作用,从思想上重视起来,摆上议事日程,加强领导、压实责任、科学规划,起而行之早谋划、稳步推进不犹豫,确保赢在“起跑线”上。
投入要到位。信息化建设必然涉及资产金额的投入问题,这就需要围绕安全生产、绿色发展、质量控制、节能降耗、能效提升、精细管理、劳动用工等,从眼前效益、长远效益与持续效益上精细算账,算清楚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的投入产出比,敢于直面和有效克服信息化建设资产金额的投入上的短时“阵痛”,加大资金预算的保障力度,确保应投入尽投入,决不能小家子气抠抠搜搜,阻碍信息化建设推进力度、速度。
能力要到位。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、网络、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一项全新技术,打造的是实时感知、透明可视、智能分析、自动操控的智能化生产场景,涉及信息资源的开发、收集、分析、应用等软件与硬件的方方面面,依靠传统的业务技术、实践经验,很难有效驾驭这样的操作平台。企业一定加大信息化领导人才、管理人才、技术人才、应用人才队伍建设,培养一支集传统业务技术与信息化技术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,为快速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。
应用要到位。信息化、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显著变化,就是员工劳动强度下降了,由此而来的就是用工总量的下降。企业不仅要像陈堡采油班站那样重视用好信息化这样的平台,通过信息化手段保证生产运行快捷性、精准性、平稳性、安全性、经济性,而且要注重用好信息化带来的结果,按照机构精简高效、专业化职能合并的原则,对生产经营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调整,跟进开展岗位分析、岗位描述和标准化岗位设置,通过双向选择、竞争上岗等举措,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,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,有效压缩用工规模,将人力资源向可以更加好创造价值的岗位流动,促进劳动生产力全方面提升。(唐宗礼)